與朋友吃飯閒聊,E 說起感情不順遂,慨歎一句:「都三十歲人那麼老了,就是遇不到對的人。」我反對:「三十歲很年輕!才剛剛開始了解自己,有很多很多事情可以試,前面一片光明!」但在座所有過了二字頭的女士都跟 E 一樣,覺得自己老了,沒人要了,沒希望了。
神經病。
我是由皮膚至內臟至靈魂都覺得很年輕,感覺人生才剛開始。我說:「我爸媽踏入六字頭了,我也不覺得他們老。我常常想,才六十歲啊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可以學、可以發現。」朋友們都笑說:「你受英國人影響嗎?思想像個鬼婆。」
如果這真是文化差異,這確是我們應向西方人學習之處。中國人太習慣以年齡定義人生(define ourselves by age):二十歲成名,三十歲成家,四十歲成功,五十歲成富,六十歲成仙……在西方,衝破這些框框的例子俯拾皆是。
看《色慾都市》令我最深刻的是 Samantha Jones,五十多歲的她從不妄自菲薄,單身時總是積極地四出獵食,拍拖時則極盡心思享受戀愛情趣。某次她為了給男友驚喜,安排了一頓壽司宴,將一件件壽司和刺身放在自己的裸體上,等他回來細味品嚐。
我說出這情節時大家笑說:「你第一個想到的竟是 Samantha Jones!一個虛構的人!」
當然,真實例子更加啟發人心。
- Tina Turner 於 08 至 09 年間,以 69 歲之齡於美國和歐洲 40 多個城市巡迴演唱。
- 曼聯經理人 Alex Ferguson 今年 72 歲了但仍帶領球隊屢獲佳績,愈做愈出色。
- 77 歲的 Woody Allen活躍影壇,繼續以一年一齣的節奏拍電影。
- John Glenn 以 77 歲之齡,成為史上最老的太空人。
- 法國女星 Emmanuelle Riva 以 85 歲之齡憑電影 Amour 角逐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是有史以來最老的女星獲此提名。
- George Bush 跳降傘慶祝 85 歲生日。
- David Attenborough 主持 BBC 野生動物節目 60 多年,今年 87 歲的他依然在主持節目,比不少野生動物還生猛。
- 管理學大師 Peter Drucker 活了 96 年,出版著作共 39 本,當中超過一半都是 60 歲後寫的。
例子還可以繼續舉下去:Paul McCartney、Bob Dylan、Grace Jones、Tom Jones……
我曾經很羨慕年紀輕輕就有成就的人,例如韓寒、張愛玲、Natalie Portman。大家總是希望成為「最年輕的得獎者、最年輕的女作家、最年輕踏足北極的人」。政治舞台愈趨年輕化,2008 年 47 歲的奧巴馬成為美國總統,2010 年 43 歲的卡梅倫成為英國首相,彷彿愈年輕愈有賣點。
張愛玲說過一句「成名要趁早」,被人quote 完又 quote。其實我想問:為咩要咁早呢?比賽鬥快嗎?我變了。變得非常欣賞七八十歲仍然活躍地創作、付出、發掘自己、發現世界的人;認為「最年老的得獎者、最年老的女作家、最年老踏足北極的人」更難得。
不過,這些人物總教我醍醐灌頂--年齡只是數字!假如閣下每分每秒都提醒着自己「我老了,華衣不該穿了傻話不該說了荒唐事不該做了」,那你不僅會老得很快,而且應該好快死。相反,放低那個數字,隨心而行,珍惜光陰和健康去做自己想做但未做的事、想學但未有時間學的東西、想去但未有機會去的地方,總勝過待在家裡天天提着自己有多老。
放低年齡,並不等同自欺欺人。心理學家 Ellen Langer 於 1979 年做了一個叫 Counterclockwise 的研究,安排老人家「回到」 1959 年,讓他們在與 20 年前一樣的環境生活一星期,聽當年的音樂、看當年的新聞、跳當年流行的舞。結果這班老人家不僅心境開朗了,連體質都比一星期前改善,變得更強壯更有活力。
2010 年,BBC 將這個實驗重做一次拍成節目,讓六位於二十或三十年代出生的名人回到 1975 年,於他們當年的家居環境生活一星期。當時 88 歲、中風 18 個月以來一直依仗枴杖走路的 Liz Smith,實驗期間首次放下枴杖慢慢走,享受着 1975 年的時光。
當你身邊的家人、朋友、醫生、看護,以至整個社會都不停提醒你--你有多老、身體有多壞、多麼需要別人照顧,原來不僅影響心情;你的身體竟然會跟着調節,把體質變差,以配合這些「期望」。
這令我更加相信,我們不應讓年齡 define 人生。
當我苦惱着如何將這種彷彿很西方的概念帶回家時,恰巧到戲院看了台灣紀錄片《不老騎士》-- 17 個平均 81 歲的長者於 2007 年騎着電單車環島遊 13 天。他們不是體壇健將不是 John Glenn 不是 George Bush,而是平凡不過的老人家,當中不少人有心臟病、患過癌,肌肉痠痛高血壓等更不在話下。
這件事若在美國發生或許不算什麼,但在台灣這個華人社會,這樣做就叫「走得很前」、勇!參加者的兒女很多起初都反對他們參與,覺得他們身體承受不了。但主辦機構和參加者迎難而上,有些甚至不理醫生的勸告,為了一個夢而勇往直前。若其中一名參加者有什麼冬瓜豆腐,主辦機構一定受千夫所指。但我相信,甘心樂意負起重責去幫助別人圓夢的人,一定有好報。過程中,的確有人受傷有人不適有人累得一邊騎電單車一邊睡着了,但最終 17 位長者都滿足快樂地完成了旅程,其中一個伯伯說:「我不再覺得自己老了。」
這電影令我由頭哭到尾,原因之一,是世上有人那麼關心一群老人家的夢想。社工解釋說(大意):他們年輕時為了生活奔波,沒時間圓夢;成年時為了妻兒奔波,沒有機會圓夢;到現在,他們有時間有機會了,社會卻告訴他們:「別做夢了!」
我家父母不也一樣?他們小時候家境貧困,孩提時一個忙着持家一個忙着耕種,可說沒有童年;少年時逃難到香港生活亦不容易,日夜工作維持生計;成家後更是為了撫養兒女一做就是四十年。他們一生都為了別人而奔波;如今女兒自立了,他們都退休了,我實在覺得他們的人生現在才剛開始,終於可以為自己過生活,多好!
可惜,我一人的看法難以抗衡整個社會的觀念。當我身邊 25 歲的朋友都嚷着說自己老了,六十多歲的爸媽難免會感到自己「時日無多、不中用、就快死」。每次他們說這些話我就很傷心。香港女性平均壽命 86.3 歲,男性 80.6 歲;假設爸媽活到 85 歲,難道未來二十年,他們就活在「不中用、就快死」的陰霾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