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2 May 2014

何必搏盡?

英國人每次提起英國足球員 Ryan Giggs都告訴我這個人如何如何厲害。在國際級足球壇上,四十歲是超級超齡,但四十歲的他球技一點不遜年紀少他一半的球員。雖然他最近宣布退下足球場,出任曼聯助教,但英國人深信,如果 Ryan Giggs 踢下去,他還會繼續替曼聯取佳績。
有一次我們讀到一篇 Ryan Giggs 的訪問,他在訪問中說,無論是練習還是比賽,他都不會去到盡。他憶述年少時某次因衝得太盡而受傷了,之後須暫停練習和比賽,大大拖慢了進度。那次之後他就告訴自己,從今以後要知道自己的限制,只在自己的範圍內落力,不再讓自己受傷。他說,就是在球場上奔跑,也不會全力衝("I haven't sprinted at full pace since I was 19, 20 or 21.")。而他的確很多年沒有再受過傷。
從小到大,無論是家庭、學校、傳媒都紛紛向我們鼓吹做事要「搏到盡」。兩大最為人熟識的運動品牌,口號分別是 Just Do It Impossible is Nothing,字面看就是鼓勵人「想做就去做,別想太多,世上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運動員接受訪問時不是大都說自己時刻出盡 200% 力、場場搏盡嗎?搏到盡,彷彿是應份的體育精神。
一個那麼成功的職業足球員卻說,他之所以能夠在球壇踢足二十年,是因為他「不會去到盡」,將受傷的可能減到最低。這說法真如清流一股,沖刷着我們那種追求「搏到盡」的既定心態。
Ryan Giggs 這種態度令我很欣賞,亦教我想起另一個運動員。
我不是體育迷,對劉翔沒有好感也沒有反感,只是這個田徑選手給我的印象,是不停的比賽、受傷、退出、治療、復出、比賽、受傷……還記得 2008 年北京奧運,我在電視屏幕看着他痛苦的表情,拐着步離開田徑場地,我心裡是替他的身體可憐。亦有個疑問:作為世界級運動員,他是不是對自己的身體那麼不了解?那跟腱能不能在那場比賽中如常表現,他事先應該感覺得到吧。但他還是走到田徑場,助地起跑,我估計多半是那種「無論如何要搏盡」的想法驅使。假如因為那助地起跑而把跟腱拉得更傷,值得嗎?
2012 年奧運,劉翔起跑後踢倒第一個欄跌倒地上,然後起來一拐一拐走到線道尾段,俯身親吻最後一個欄,並單腳慢慢跳過終點。賽後他被診斷跟腱斷裂。我心裡還是替他的身體可憐。還是同一個疑問:如果因為那種「無論如何要搏盡」的想法,負傷參加比賽而拉斷跟腱,那值得嗎?
那是奧運,或許他和他的團隊覺得那是值得的。但我始終認為,對一個運動員來說,身體最重要。其實,對任何一個普通人來說,有什麼比身體來得重要?
練習瑜珈數年,瑜珈跟其他運動一樣也講求挑戰自己,stretching your limits;但挑戰自己的前提是 be mindful,聆聽自己的身體,避免 overstretch 拉傷。上課時,我很喜歡導師總是說,"take your time, no rush, listen to your body"
運動以外,日常生活中我們亦經常接收「應該搏到盡」的訊息。老闆總是偏愛那種廿四小時服務公司、覺得 Nothing is impossible 的僱員。很多家長亦一樣鼓勵孩子分秒必爭學這樣學那樣,盡快盡早盡力發展潛能,最好以最小的年紀就學盡所有語言、藝術、運動和技能。
在這種氣氛下,多少人會像 Ryan Giggs 一樣停下來,想想:「搏到盡」其實是不是好事?
人都想不斷向前,挑戰自己,走出框框;不過,不能急,亦不應急。要走出框框,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框框在哪裡,不然一跳就跳到異域,只怕方寸大亂,難言進步。叫別人跳出 comfort zone 前,亦要先了解那 zone 在哪裡。
The Psychology of Flow 作者 Mihaly Czikszentmihalyi 指,要達到創作時那無我的、快樂的高點(in flow),其中一個要素是:a balance between challenges and skills。如果面對的挑戰是你毫無能力駕馭的,你只會覺得自己無用、無能、無助,結果往往是在失敗中大受打擊。如果面對的作業是你駕輕就熟的,毫無挑戰可言,我們不但在工作中找不到樂趣,永遠滯留在 comfort zone,亦難以進步。
重點是那個平衡點。先要了解自己的能力,並找尋一個點,是讓你覺得有點困難,但又有信心可以嘗試盡能力去克服的。那,才是真正的挑戰。
記得在某舊公司被委以一個我認為等同於「摘月亮」的任務,我自知沒有那種技能,可是上司既沒有給予任何協助或指導,也不打算找同事與我並肩作戰,也不給任何資源,只是擲下一句:你把月亮摘下來,我是為你好,這對你是很好的挑戰!
我是樂於接受挑戰的人。可是那一次,我純粹被恐懼無助無力及無辜感籠罩。如果我不懂得抽身,很容易會以為是自己笨,是自己無能。幸好有人提醒,那上司向來不負責任地把他自己也不懂得如何處理的難題拋給下屬,然後逃之夭夭。
別像他那樣不負責任。要給自己挑戰,前提是按自己的能力去權衡那一項是真正的挑戰,那一項是「摘月亮」式的任務。此所以 Ryan Giggs 說他不會 overdo,他了解自己的能力、體力、韌力、技術在那裡,就在那個邊緣挑戰自己。
最近讀到于丹教授解釋孔子人生的六個階段,對「四十而不惑」她這樣解說:「三十歲以後就開始用減法生活(to live by subtraction)--學會捨棄那些不是你心靈真正需要的東西;捨掉那些你心靈不想交的朋友;拒絕做那些你心靈不想做的事;甚至不去賺你心靈不想賺的錢。當敢於捨棄時,人才真正接近不惑。」
說的都是一樣,要了解自己,才不至於盲目追求。東西、朋友、事情,甚至錢,並不一定愈多愈好。任何事物,多、新、快、高、大、繁、忙,不一定就好。

Thursday 8 May 2014

獨立自主的單身漢 VS 孤衾獨枕的老姑婆

去年找證婚律師為我們預備結婚證書及法律文件,律師要求我們填一張表格,除了個人資料,還得填上當時的婚姻狀況,男的有三個選擇:「未婚 Bachelor / 鰥夫 Widower / 離婚 Divorced」;女的亦有三個選擇:「未婚 Spinster / 寡婦 Widow / 離婚 Divorced」。

我和英國人當時都未結過婚,他便圈 Bachelor,而我…… Spinster

我望望英國人,說:「中文同樣是未婚,怎麼你是 Bachelor,我卻成了 Spinster?不公平!」他也沒想過自己計劃迎娶的是個 spinster。他說,這個字的確難聽,很驚訝律師會用這種貶義字。

我們建議律師改用較中性的詞彙,如 unmarried,或者學美國電視節目那樣用 Bachelorette 這個新字。律師說:「法律文件都用 Spinster 這個字代表未結過婚的女性,是中性的,不含貶義。將來你們的結婚證書上,在你『結婚前的婚姻狀況』一欄,亦會打上這個字。」

吓?

回家查牛津字典,A spinster - a woman who has remained single beyond the conventional age for marrying,即是過了適婚年齡的獨身女人。A bachelor - an unmarried man,即未婚男人。真係唔公平喎。

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亦講明,今時今日 spinster 這個字已不再是中性字:"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d spinster is a good example of the way in which a word acquires strong connotations to the extent that it can no longer be used in a neutral sense. From the 17th century the word was appended to names as the official legal description of an unmarried woman. This type of use survives today in some legal and religious contexts... In modern everyday English, however, spinster cannot be used to mean simply ‘unmarried woman’; it is now always a derogatory term, referring or alluding to a stereotype of an older woman who is unmarried, childless, prissy, and repressed."

Wikipedia 比字典更貼近現實,將 spinster 解為 "a woman who has not formed a human pair bond by the time she is approaching or has reached menopause and the end of her reproductive lifespan" bachelor 則解作 "a man who is neither married nor cohabitating and who lives independently outside of his parents' home"

"spinster" 亦解作從事紡織的女人,織女也?

即是說,英國人是個獨立自主的未婚男子,而我,則是停了經都找不到男人要的老女人。我當時明明就在準備結婚,在婚書卻被指是「spinster - 一個到了更年期、找不到老公的女人」。

都說法律界有自己一套不合時宜的語言。

我並不是真的介懷。想深一層,「一個到了更年期的單身女人」,亦不過是一個 factual 的狀況,為什麼卻成了罵人或咀咒別人的話?更令人困惑的是,兩個本來都屬中性的字,為什麼走向兩極?Bachelor 為什麼變得那麼清秀高雅?Spinster 為什麼卻演變成為一個又酸又苦又乾又澀的貶義字?這都反映出社會對單身男和單身女那南轅北轍的偏見。

英文如是,中文尤甚。

英國人某天在廣東話課文學了這個三個字--「嫁唔去」。他問我,女人找不到老公是「嫁唔去」,那麼男人找不到老婆是不是「娶唔去」?

我對他說,世事並不是那麼公平。女人「嫁唔去」就是「嫁唔去」,男人娶不到老婆就是「娶不到老婆」;前者已經是一個 phrase,是慣用語,潛台詞是一聲嘆息--「佢嫁唔去呀,唉,陰公!」而後者,只是一句說出某人婚姻狀況的句子,是中性的。

形容單身男人的詞語要不就是中性,如單身漢、一枝公,要不就是褒義詞,如鑽石王老五。

形容單身女人的詞語呢?隨便舉些例子,都是負面的,五隻手指數不完--老姑婆老處女賣剩蔗、攝灶罅、蘿底橙、剩…… 嘗試想出一兩個正面的,唔sorry暫時未想到。你想到的話,話我知。

21 世紀的社會,supposed 是文明和尊重女性的。但從日常用語已反映出社會對女人是多麼不公平、多麼刻薄。連傳媒、所謂的 opinion leaders,以及女人自己,都肆無忌憚地使用這些詞語去向單身女人施暴,我實在想知,這個社會距離「真正尊重女性」,還要走多遠。


文章亦刊於主場新聞